根据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记载,汉朝窦太后拥有巨大权力的原因:
1、汉景帝刘启即刘彻的父亲死后,窦太后手握虎符,掌握了汉朝的军队。这是最根本的原因。
2、窦太后在汉朝的文臣武将中有极高的威望。文臣中如魏其侯窦婴、庄清涤还有那个淮南王刘安,武将中的程不识,他们都是只认窦太后,不买刘彻的帐。没有自己的羽翼,刘彻就当然没有实权。
3、汉朝是以孝道治天下的。汉文帝刘景还有汉景帝刘启都是著名的孝子。受这个文化的影响,刘彻对其奶奶自然恭顺。
二、窦太后对于黄老学说和儒家学说统一国家思想执着的原因:
1、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,借鉴了秦亡的教训。他认为,秦朝之所以灭亡,是因为暴政太多。
2、汉朝建立初期,国困民乏,再也经不起折腾。
3、在外交方面,白登之围过后,刘邦再也不敢与匈奴人动武了,改为和亲。
三、窦太后的政治立场:
窦太后始终信奉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的政策,坚持黄老学说,汉文帝这样坚持,后来汉景帝尊重母亲,这才有了历史上的“文景之治”,也由此为后来的汉武帝积累下了可以供他与匈奴折腾的资本。
汉武帝刘彻登基之后,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,由于汉景帝临死前把虎符交给窦太后,所以她摄政也是名正言顺的,也正是因此,汉武帝刚登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权势,这样也可以防止汉惠帝时期吕后专权的情况再一次发生,那一次可是差点就要了汉室的命。
汉朝以孝治天下,刘启和刘彻都是孝子,对待窦太后当然是恭顺的态度,而且原本历经文景两帝,到武帝时期,窦太后的声望也是很高的。
窦太后权势的确不小,但是她要做的也是为了大汉王朝的未来发展,无为而治不是不治,只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,如果没有权倾朝野的窦太后坚持这样做,恐怕也就没有后来汉武帝的那些丰功伟业了吧。
扩展资料:
窦太后是薄太后和吕太后的结合体,因为她既有吕后的政治手段,也有薄太后的仁慈,所以她没有做出专权的这种事,但是在朝廷上她是拥有说话的权力的。窦太后对西汉的“文景之治”起的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和推动的作用。
窦太后和汉高祖刘邦的政治思想是一样的,都是奉行庄子的无为而治。
庄子是道家的人,而无为而治就是道家的一种思想,是作为政治原则而存在的。看“无为而治”的表面的意思就是自己什么也不做就能统治国家,不过儒家和道家的大家们对此作了很多不同的解释。
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要什么也不做,而是要统治者少干预国家的发展动向,总之不管国家变成什么样,现在这样混乱的状况不会持续多久的,少插手就对了。
另外还有一点,就是要将百姓们培养成那种无欲无求无知的人,这样他们就不会起造反的心思,只会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,经营自己的小家而无心无力治理大家。其实说白了就是让自己的子民做老实人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窦太后(西汉孝文窦皇后)
汉朝一共三个窦太后,西汉一个,东汉两个
西汉:
窦漪房,她崇尚“黄老”,对她儿子汉景帝,和他孙子汉武帝前期影响很大。
东汉:
1.汉章帝的老婆窦皇后(也是汉和帝时的窦太后),汉和帝年幼时,她临朝听政,提拔外戚,造成后来的“窦氏之乱”。汉和帝也算一代明君,他把窦氏外戚都给搞定了。窦太后虽然不是汉和帝的生母,汉和帝也没把她怎么样了,反而非常孝顺。窦太后结局也不错。
2。汉桓帝的老婆窦皇后(也是汉灵帝时的窦太后),她的娘家人后来都被宦官主谋的宫廷事变杀的差不多了,她自己也被迁到南宫。
1、历史上的窦太后窦漪房,从一个贫苦无依的宫女,当上母仪天下的汉朝皇后,她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灰姑娘。
窦漪房的丈夫、儿子和孙子,分别是著名盛世“文景之治”的皇帝汉文帝、汉景帝和以雄武著称的汉武帝,窦漪房头上的头衔也从汉朝皇后、皇太后到太皇太后,尊贵无比,她也因频频干政,推崇“黄老”治国,而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2、历史人物对其评价:
司马迁:诎意适代,厥崇诸窦。 [50]
班固:窦后违意,考盘于代。
3、人物简介:
汉惠帝时窦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,后被赐予代王刘恒。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。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。建元元年,汉武帝即位,尊其为太皇太后。
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育有一女二男: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,长子汉景帝刘启、少子梁孝王刘武。汉武帝建元六年(公元前135年),窦太后去世,与汉文帝合葬霸陵。
扩展资料:
历史人物事件:
1、因祸得福遇见刘恒
宫女窦漪房能成为皇后,竟从一个错误的插曲开始。窦漪房从小失去母亲,秦朝末年战乱期间,父亲又不幸去世。汉初吕氏执政时期,窦漪房被选入宫,做了一名普通的宫女。
当吕氏决定挑选宫中的宫女赏赐给当时的诸侯王时,窦漪房央求主管分配的宦官,希望能回到离自己家乡更近的赵国,可是在分配时,负责的宦官就偏偏忘了窦漪房的嘱咐,将窦漪房的名字写到了分配去代国的名册中。
但因祸得福,窦漪房得到代王刘恒的宠幸,诞下长子刘启,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;后又生了儿子刘武,就是后来的梁孝王。这代王刘恒,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。文帝继位后,立刘启为太子。母因子贵,窦姬也被立为皇后。
2、失明后不跟慎夫人争宠
窦后成为皇后以后,生了一场大病,不幸双目失明,这时的她才40岁出头,失去宠幸。汉文帝先后宠幸了邯郸慎夫人和尹姬,尤其是邯郸慎夫人总想与名正言顺的窦皇后平起平坐。不过,历史上窦后对失宠一事抱宽容态度。
有一次,文帝与窦皇后、慎夫人同游皇家林苑。慎夫人平时仗着文帝宠爱,在宫中都是与窦后并坐,窦后比较大度,并不计较。这次慎夫人要坐到皇后身旁,觉得脸上无光,不免恃宠而怒。
文帝因慎夫人生气,自然勃然大怒,竟然带着慎夫人打道回宫。窦后虽大权在握,却没有对后宫嫔妃展开迫害,其宽容之心值得称道。
3、逼汉景帝立弟弟为储
梁王刘武是窦后的幼子,即汉景帝的弟弟。窦后非常疼爱刘武,希望景帝能同意其百年之后由弟弟梁王继承皇位。但朝廷官员百分之八十的人表示不赞成。
当景帝废掉了太子刘荣时,窦后又劝景帝立梁王为储。大臣袁盎拜见窦后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窦后才最终打消了以梁王为储君的念头。
公元前144年,梁王刘武病死。窦太后闻讯整日涕泣,不吃不喝,骂道:“皇上果然杀了吾儿!”景帝惊慌,不知如何是好,姐姐馆陶长公主给景帝出主意,让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,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王,五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,太后方转悲为喜。
公元前141年,景帝病死,太子刘彻即位,是为武帝,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。窦太后死于公元前135年,时年约71岁,与文帝合葬霸陵。
参考资料来源:
百度百科:窦漪房
人民网:历史上的窦太后窦漪房:中国最早的灰姑娘
汉代窦太后相关标签: 生活资讯